
为了帮助2019级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校团委、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高度重视,精心准备,紧密结合00后新生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采取多种举措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推进心理育人,覆盖全体新生,助力新生适应大学生活。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朋辈心理引导员的助人自助技能

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联络员是我校四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他们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识别学生心理问题等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自10月20日,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对2019级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联络员开展了为期一天的朋辈心理引导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委员的助人态度及技能、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危机应对、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等主题,帮助新生朋辈心理引导员掌握助人自助的方法和技巧,更好地发挥朋辈心理引导员的作用。目前,第二届心理委员技能大赛正在进行中,同学们通过活动和比赛提高心理委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加强心理委员的业务实践能力,增强心理委员服务水平。
多措并举,新生心理健康工作实现全覆盖
新生心理测评——9月26日—10月28日,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组织了2019级新生的心理测评,通过测评进一步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测评阶段现已经结束,近期心理健康中心将根据测评结果形成测评报告,筛选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约谈、心理帮扶和专业心理辅导。

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针对新生班集体形成的规律和特点,设计了室内、室外两套团体辅导实施方案。中心10位兼职老师与各学院心理辅导站对接,深入新生班级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带领新生进行一系列暖身、相识、合作等活动,帮助他们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促进班级内的交流与合作,增强集体凝聚力,让新生在尊重、平等、保密、理解的氛围中,分享大学生活及成长的感悟,增进自我认识和接纳。

新生适应心理讲座——心理健康中心三位专职老师,深入各学院,面向新生开展新生心理适应讲座,向新生讲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困惑与解决对策,帮助新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从专业角度给予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