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团委: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一项全国性、综合性的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奥林匹克”。甘肃省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将于2013年上半年在天水师范学院举办。在前几届全省“挑战杯”竞赛中我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了更好地适应我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不断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动我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确保在 “挑战杯”全省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特举办兰州理工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希望各学院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注重调动广大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赛的积极性,争取培育和遴选出一批选题新、水平高、具有较高科学价值的学术科技作品参加全省决赛和全国总决赛,力争取得比赛成绩的历史性突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机制
为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组委会。主管校领导任主任,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书记以及有关指导专家作为成员。负责参赛作品的征集、指导、遴选。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团委。校团委书记任办公室主任,各学院团委书记作为成员。具体负责参赛作品(课题)的征集、指导、遴选和推荐评审等。整个征集工作采取自下而上申报、推荐、评审的步骤进行。
二、 作品要求:
1、凡2012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本专科生都可以申报作品参赛。
2、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申报日(2011年7月1日)前一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3、参赛作品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作品鉴定证书(备注:已经发表的作品,要注明发表时间、刊物等)、专利证书及相关成果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人数超过三人的项目或作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
4、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别。其中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又分成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制作投入较小,对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5、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仅限本科学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
6、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
7、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篇论文在8000字以内,每份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
8、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9、主要征集对象为近两年来完成的学生科技创新优秀作品、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已发表的SCI、权威、核心论文。对结合社会热点或具有地域特色的论文、调研类报告和突出实用性、富有创新性的科技制作类、自然科学类作品重点考虑。
10、每个学院选送参加竞赛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10件,每人限报一件。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作品总数的1/2,其中,博士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1件。
11、申报作品(含社科、自然科学、科技发明)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或教研室推荐,经教科部审核确定。
三、 作品申报进程安排:
第一阶段:2012年9月10日前,各学院团委深入挖掘、选拔作品,并形成作品的初步申报材料报送校团委。(申报书、参赛的学术论文及调查报告文章:一式两份,发明制作实物作品。)
第二阶段:2012年9月中旬,团委组织专家初评作品。校团委对具有创新点和先进性的重点项目作品,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立项形式给予1000-3000元不等的经费支持,用于继续完善和改进作品。
第三阶段:2012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各学院团委督促预选作品进行完善,校团委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检查和评审。
第四阶段:2012年11月上旬,确定最终参赛作品,报送甘肃省大赛组委会。
四、激励办法
1、各学院要积极动员和组织师生积极参加本次竞赛。尤其是要鼓励已有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立项项目的博士、学科带头人或者科研团队指导学生申报作品。
2、本次竞赛设特等奖、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3、获奖作品可优先入选参加甘肃省第八届“挑战杯”竞赛
4、根据《兰州理工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有关规定,根据获奖等级不同,获奖作品学生作者可获得相应的奖金和创新学分,指导教师获得相应的科研分值。
级别
|
省级
|
特等
|
一等
|
二等
|
三等
|
奖励金额
|
2000元
|
1000元
|
500元
|
300元
|
科研分值
|
210分
|
175分
|
100分
|
50分
|
级别
|
校极
|
省级
|
国家级
|
一等
|
二等
|
一等
|
二等
|
三等
|
一等
|
二等
|
三等
|
创新学分
|
2
|
1
|
3
|
2
|
1
|
4
|
3
|
2
|
请各团委广泛宣传、精心组织,确保把最优秀的作品或成果报送上来。未尽事宜请与校团委科技实践部联系。
联系人:王玲; 联系电话:2973699。
附件:
申报书
二〇一二年七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