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素质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学期以来,校团委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工作,通过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建强队伍、服务社团活动等措施,使学生社团的规范管理得到有效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大力推进社团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结合全校学生社团实际,校团委根据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最近印发《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等要求,修订了《兰州理工大学学生社团暂行管理条例(试行)》,对学生社团成立、注册,活动审批,综合考评,财务管理以及监督、队伍建设等重点环节做了重点规范,切实加强对社团的监管,保证学生社团健康、持续、稳定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社团注销、变更和解散,内部建设,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规范学生社团及其成员的行为。与此同时,校团委出台了《兰州理工大学学生社团学生社团信息发布平台和宣传品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兰州理工大学学生社团涉外活动管理细则(试行)》《兰州理工大学学生社团活动安全管理细则(试行)》《兰州理工大学学生社团会长例会制度(试行)》一系列专项规章制度,进一步为学生社团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
修订社团管理暂行条例
科学梳理学生社团的管理服务机制。通过以上制度的修订,形成了学校党委领导我校学生社团工作,团委具体管理,各院部协同配合责任明确的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格局。同时,结合学生社团的实际,在学生社团的成立、注册、注销、组织建设、活动管理、经费管理和工作保障等重点工作方面,明确了社团挂靠单位和指导教师在学生社团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和监管职责,强化学生社团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严格学生社团活动的申报、审批、公布、公示的流程,着重对学生社团涉外活动、安全管理加大监管,以日常过程考核和年度总结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加强过程管理的力度。
解读相关政策
开展规范、有序的社团管理服务。结合制度的修订和出台,学生社团新学期注册工作规范开展:经过学生社团申报,挂靠单位、指导教师审核,校团委向全委扩大会议及主要挂靠单位征集意见,召开常委会研究决定,确定了“学习青年习近平研究会”等100个符合资质的学生社团,进行了公示。统一布置、规划和组织社团招新工作:经保卫处等相关部门审批,校学生会调配了100多顶(套)遮阳伞、200多套座椅,制作统一的社团标示,统筹规划、统一时间、统一要求,组织100个学生社团在两校区有序开展可招新工作。
成立学习青年习近平研究会
社团招新有序开展
加强学生社团干部的管理培养机制。通过制度的修订和出台,学生社团主要干部纳入了学生干部的培养考核管理体系,其选任须经社团全体会员大会选举产生,指导教师和挂靠单位具有管理、监督职责,在综合测评和推优评奖中予以体现其干部待遇。同时,校团委召开了2017年秋季学期学生社团干部培训会,集中了全校学生社团的会长、副会长、团支书等400余人,组织学习了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我校新出台的社团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理论学习。同时,在学生社团注册、招新工作中,征召社团干部参与具体工作,实行阶段性的业务培训。
召开学生社团干部培训会
积极协调相关资源,对优秀的社团和品牌社团活动给予支持。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校团委设立面向学生社团的专项经费,以“品牌活动重点扶持、传统活动引导创新、小型活动项目补助”的原则,采取项目申报的方式,重点支持“学习青年习近平研究会”等理论学习类社团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等学术科创类社团建设,并将根据实际情况集中力量扶持了一批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在校园有广泛影响的社团,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二是整合社团之家、红柳班等活动阵地,制定社团阵地管理规定,服务学生社团活动。协调相关部门,为演讲与辩论协会组织参加共青团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2017年黄金辩论联赛等社团活动提供活动场所。
通过以上举措,学生社团的规范管理已初见成效。校团委将进一步强化广大社团的指导和支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学生社团和学生干部的积极作用,全面动员,稳步推进,务求实效,开辟新途径、新方法,探索新模式,促使学生社团在帮助学生成长、丰富校园文化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