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词
开阔视界,以行助学;敢于拼搏,知行如一!勇于创业的他们怀揣灵动的创意,用执着的干劲穿越迷雾。虽然公司的营业额还不是很多,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昂首展翅的雏鹰必将越飞越高。
团队共有21名成员(15级有56位学员愿意加入),成员均为兰州理工大学在校学生。李文是起点团队创始人,兰州理工大学2013届校友,职业生涯规划师,在校期间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创业艰辛铸就成功
2010年9月李文考入兰州理工大学,从此开始了他成长和追梦的旅程。入校后李文加入了学生组织,在那里认识了他计算机知识的启蒙老师—袁海龙学长,在与学长交往和工作的过程中他对计算机软件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逐渐萌生了将来要从事计算机软件技术相关事业的想法。
李文来自贫困山区,家庭经济条件和教育条件有限,之前很少接触计算机知识,因此学习计算机软件知识对他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为了学习好计算机软件知识李文一边学习一边兼职赚钱直到大二李文终于攒够钱买了一台电脑,从此,他每天起早贪黑,除了上课的时间都是坐在电脑旁边学习。那段时间李文几乎查遍了网上所有与CAD软件相关的资料信息和视屏教程,浏览了图书馆所有与CAD软件相关的书籍,常常学习到夜里一两点,寒暑假基本上也都是在学校和电脑为伴一起度过的。回想起当时的努力,李文心里现在都是暖洋洋的,他说:“那些日子很充实,为我以后的创业打下了基础,也让我重新认识了人生的意义”。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李文也在不断实践着。到大二第二学期的时候李文便开始在校外的一家培训机构担任CAD讲师一职,得到了更多的锻炼和专业实践,也正缘于此他发现大多这样的培训机构很多的学生只能拿到所谓的“证”却并不一定是真才实学,因此更加坚定了他创业的梦想。
创业之初团队中只有李文和同班同学妥晓峰两个人,李文为团队取名为“起点”--梦想开始的地方,清华大学走出了俞敏洪老师,创办了新东方英语,李文梦想要以兰州理工大学为起点,开创一个软件交流学习的新天地!
创业路充满了无数艰难困苦。李文回忆到,创业初期最难的就是缺乏资金,缺乏资金、请不起老师成了他们创业路上的拦路虎。这时候他们不得不强迫自己不断去学习,做个“多面手”,既要懂技术,又要懂业务。那些日子,他们刻苦钻研,亲自培养学生,同时每天还要东奔西跑,联络业务。在无助的时候李文会给父亲打电话,每次父亲总是很平静的告诉李文一句话:“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然后一如既往的支持他,这种支持让李文感觉很欣慰。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李文也常常用孟子的话激励团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在创业的路途中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绊绊,那些坎坷是用来考验创业者是否有一颗坚定的心,是否能够坚定地走到最后的”。经过艰辛摸索,他们慢慢在创业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法和套路。
毕业后的李文带着一帮13级刚入学的新生,凭着自己的所学,开始了设计之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文身上的踏实和干劲使得有一群学员在结课后依然选择跟着李文参与各项工作与学习。这些学员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靠前,他们在大一时参加了全国CAD三维创新设计大赛,是参赛组中年级最低的参赛团队,最终两组参赛作品分别取得了校三等奖全国赛甘肃赛区一等奖和校一等奖全国赛甘肃赛区二等奖的好成绩。
过去的日子里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奋斗的点点滴滴都让李文感动,在这个世界上,既有大人物,也有小角色,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活法,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潇洒,李文团队始终坚信“团聚微小之力”定能“集点滴呈方圆”!我们不要活在别人的嘴里,也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我们要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说到创业的经验,李文认为要创业首先要努力处理好眼前学习和工作的关系,不断筹划新的发展方向,不断创新改革;其次自己也要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培养团队精神,积累项目经验,开拓人脉。此外,李文还特别告诉我们,做事贵在坚持,千万不能只有三分钟热度。
“目前,大学生创业正在逐渐被社会所承认和接受,创业的挑战不但来自于自己,更多来自于社会。创业道路经常是与孤独和挫折相伴,通过提高能力,调节心态,我们将会一步步跨越困难,迈向成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创业的一切辛苦努力都将使成功变得更加来之不易,更加意义重大。”李文最后这样告诉我们。
获得荣誉
连年荣获校级和省级“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毕业答辩取得工业设计专业年级第一名,被评为2013届优秀毕业生,并荣获13届“十佳就业之星”荣誉称号;2013年毕业后留校参加工作并创办了甘肃起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