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党委常委曾华辉副校长致辞

石化学院《一念天堂》

电信学院《你曾是少年》

懿心工作室《“贷”的悲剧》

外语学院《群聊》

设计学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心晴志愿服务队《电量时代》

能动学院《梦》

机电学院《分别来不及拥抱》

比赛现场
5月28日晚,兰州理工大学第十六届“5·25”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之“时许百年·初心永驻”第七届校园心理剧大赛决赛在彭家坪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比赛由校团委、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主办,各学院团委、心理辅导站承办。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华辉,党委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孙伟国,校团委书记党渭平,文学院党委书记张维权,经管学院党委副书记郑军参加了活动,西北民族大学心理健康中心金荷香老师,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姜艳斐老师,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副主任魏春燕老师,校团委副书记王文霞老师,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伍蕾老师担任大赛评委。来自各学院的团委书记、学生共计500余人观看了本次比赛。
学校党委常委曾华辉副校长为比赛致辞。 曾校长指出,心理育人是新形势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工作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通过各种措施,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增强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和专业性,学校各部门、各学院要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营造师生共同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大赛历时两个月,各学院心理辅导站、学生组织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共推送了18个参赛剧目。经过初赛、复赛的严格筛选,最终有8个优秀剧目登上决赛的舞台。石化学院的《一念天堂》将校园霸凌搬上舞台,刻画了一个被校园暴力迫害却依然心存善良的少年在邪恶与善良之间痛苦挣扎,悲壮的情节与演员精湛的演技完美结合,将人物内心怯懦、矛盾、恐惧等情绪表现地淋漓尽致。外语学院的《群聊》讲述了女生宿舍六个舍友因为生活习惯、消费理念、宿舍卫生等问题引发矛盾后各自为营、建不同的微信群的故事,该剧贴近大学生活,让同学们体会到集体生活不易,保持一个尊重、开放、坦诚的心态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宿舍关系。电信学院的《你曾是少年》通过巧妙的安排让现在的主人公与四年前的自己、女朋友、父母对话,激励少年不忘初心,坚守信念。懿心工作室的《“贷”的悲剧》讲述了受校园贷迷惑的大学生在母亲、同学的温暖下幡然悔悟的故事,告诫同学们远离诈骗,谨防上当受骗。心晴志愿服务队的《电量时代》将人的生命用电量衡量,引发同学们对生命意义的反思。设计学院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能动学院的《梦》、机电学院的《分别来不及拥抱》从不同的角度将大学生的学习、爱情、友情、亲情等各方面的心理困惑展现出来,用欢笑与泪水诠释了大学生内心的变化与思考,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观众们的心灵都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比赛现场,演员们以饱满的热情、极具感染力的语言、丰富的肢体动作赢得了在场师生的广泛好评。
此次比赛还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在场外,很多同学驻足在西区红柳广场大屏幕前,共同欣赏精彩剧目。比赛期间,同学们在微信墙上纷纷留言、积极投票,为喜欢的剧目加油助威。同学们在留言中写道“演员们演的真棒,心理剧就是我们校园生活的缩影”、“学到很多,心理剧告诉我要用生命去珍惜身边的人”、“不要忘记最初的梦想,坚持就有希望”、“谣歌声起心忘初,破之浮云方得终。应知前路悠漫长,分别不及悔难拥”……现场观众互动活跃,气氛热烈。比赛结束后,西北民族大学心理健康中心金荷香老师对大赛进行了精彩点评。
在活动最后,与会领导和嘉宾为心理剧大赛的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石化学院的《一念天堂》以精彩的表演获得一等奖。活动现场还为心理漫画大赛和“最美心灵”心理健康作品大赛的获奖选手颁发了荣誉证书。
在比赛现场外,心理漫画作品吸引了很多同学们驻足观看,各学院心理辅导站还以海报的形式,展出了本次5·25心理健康月开展的各项活动。
本届心理剧大赛是我校百年校庆、第十六届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之一。参与比赛的剧本很多取材于校园生活,在日常生活实例中融入心理学知识、原理和技巧,引导同学们通过剧目窥见自身,学习心理调适方法,用正确的态度看待问题,客观理性地分析问题,提升心理素质,树立阳光心态。
附:第七届校园心理剧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石化学院《一念天堂》
二等奖:电信学院《你曾是少年》、懿心工作室《“贷”的悲剧》、外语学院《群聊》
三等奖:设计学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心晴志愿服务队《电量时代》、能动学院《梦》
优秀奖:机电学院《分别来不及拥抱》
最佳剧本奖:懿心工作室《“贷”的悲剧》
最佳男主角奖:石化学院《一念天堂》男主角 赵赟杰
最佳女主角奖:外语学院《群聊》主角之一 戴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