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剪出百年党史;一段长征,一种精神,融入非遗血脉。盛夏七月,兰州理工大学能动学院手工云协会奔赴会宁,以“剪纸传情·红心向党”为号角,用“非遗+党史”的双螺旋,完成一次文化寻根与精神洗礼。
沉浸·非遗对话。在县文化馆,皮影的光影、民歌的苍劲、刺绣的细密,让同学们看见黄土深处的匠心;而“会宁剪纸”的百年纹样,则像一部无字史诗,将民间叙事与红色基因悄然缝合。省级传承人王老师把会宁文化、会师塔、会师门化作剪纸符号,手把手示范“折、画、剪、展”四步法,传统技艺瞬间拥有讲述党史的全新语法,一张薄纸便有了穿越历史的厚度。

触摸·长征现场。长征胜利纪念馆内,草鞋磨痕、电文折痕、军号锈迹静默无声,却震耳欲聋。同学们屏息聆听“各路红军长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精神永放光芒”等核心展区解说,在震撼中体悟长征艰辛,眼含热泪,深受触动。

转化·青春作答。返校后,团队将组建“剪纸+党史”会宁精神宣讲团,构建“地域文化浸润—实践能力提升—宣讲体系优化”三维育人模式同步与会宁当地对接,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持续引导青年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的积极传承者和践行者。
红纸作旗,青春作笔。未来,他们以指尖技艺接续长征星火,在新时代的广阔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图/文:孙强;审核:朱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