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至20日,理学院“青力青为”社会实践队的9名青年学子怀揣热忱,奔赴白银市靖远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这支由学生骨干组成的队伍,用扎实的理学思维与过硬的技术专长,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力量,用青春热忱回应时代召唤,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出发合影
专业赋能展担当 文化浸润润民心
7月16日,实践队抵达靖远县,在靖远县图书馆为50余名志愿者举办了暑期志愿服务专题培训。实践队队长许娅捷围绕志愿服务礼仪、文化传播技巧及应急协调方法三大核心模块,采用寻书引导、案例解析、突发事件模拟等形式,系统助力志愿者掌握全流程服务技能。此次培训切实提升了志愿者队伍的综合服务水平与文化传播效能,为暑期图书馆志愿服务的有序推进注入了力量支撑。

开展志愿服务培训
16日下午,图书馆大厅内弦音袅袅。实践队与共青团靖远县委、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协同举办了“弦歌不辍·文脉流芳”琵琶快闪活动。青年琵琶演奏者以一曲《十面埋伏》破题,急促的轮指如万马奔腾;转而演奏《市集》时,明快旋律勾勒出人间烟火气,引得观众自发跟拍哼唱。临近活动尾声,在实践队员与志愿者们的带领下,观众们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弦音与歌声在书架间回荡,家国情怀在浓郁的书香中缓缓流淌,将整场活动的气氛推向高潮。

琵琶快闪活动
赓续红色血脉,思政课走“新”更走“心”
7月18日,实践队走进靖远县红军渡河战役纪念馆,开展“寻迹渡河战役筑牢青春信仰”红色学习教育。展柜中斑驳的军旗、草鞋,无声诉说着红军西路军强渡黄河的悲壮历程。参观结束后,全体队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在展厅久久回响。

实践队员重温入党誓词
队员们畅谈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并为纪念馆“小小讲解员”们带来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分享了更多的红色革命故事。队员张淑梅说道:“展柜里那些带着弹孔和补丁的遗物,让我真切感受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价值。”队员许娅捷讲述了西路军渡河之后在古浪战役中的英勇事迹,鼓励大家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实践队员开展宣讲
复原砖瓦古韵 共树文化自信
7月19日,实践队与靖远县图书馆共同举办“砖瓦藏春秋古建溯文脉”七彩假期手工活动,与30余个家庭共赴一场千年古建文化之约。活动现场,古建筑研究专家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古建筑知识讲座,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精美的图片和逼真的模型,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精妙结构与深厚文化内涵娓娓道来,小朋友们不时提出充满童趣的问题,现场互动热烈,气氛高涨。在手工制作环节,实践队员与亲子家庭齐心协力,发挥无限创意,将一块块材料精心拼接成精美的古建模型。孩子们在实践中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深刻领略到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这一过程使传统文化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让青少年筑牢文化根脉、树立文化自信。


实践队员与小朋友参加复原古建筑

活动合影
校地协同共建平台,青春实践喜结硕果
7月20日,实践队在靖远县图书馆举行了兰州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揭牌仪式。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黄莺,靖远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有良,靖远县图书馆馆长马文琴及师生代表等5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大家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嘱托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
实践队队长许娅捷介绍了“青力青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开展情况,包括志愿服务、红色教育和文化传承等,充分展现了青年学子服务基层、传承文化的担当与风采。

实践队活动回顾
随后,黄莺和张有良共同为兰州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并向青年学子们送上寄语。

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仪式结束后,师生参观了靖远县图书馆,深入了解实践基地运行空间及服务保障情况。

合影留念
基层是青年成长的沃土,实践是专业赋能的考场,从专业培训到文化浸润,从红色教育到基地共建,“青力青为”社会实践队以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在靖远县镌刻下青春的印记,让青春在基层服务中绽放华彩!(图/文:王开阳;审核: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