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组织机构
通知公告
团情快递
基层动态
重要文件
相关下载
传媒矩阵
心理健康
书记信箱
社团组织
 
 
网站首页 >> 基层动态 >> 机电 >> 正文

以实践为笔答时代之问·秉贺信精神绽青春芳华——机电学子积极投身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5-08-23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重要贺信内容,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行走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今年暑期,机电工程学院组织30余支实践团队围绕乡村振兴、爱国教育、文化传承、基层服务、就业创业等主题在多地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理论宣讲入民心,青春领航新征程



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学院组建了多支理论宣讲团,深入乡村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兰州理工大学红柳星火“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的足迹遍布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一中学、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果园中学、白银市会宁县实验中学等多所学校。宣讲团以“核能科技70年”为主题,通过影像展播、专题报告、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生动讲述了中国核工业从起步发展到跻身世界先进前列的奋斗历程。

“科技支农,助力乡村振兴”宣讲团成员们结合乡村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为村民们解读党的政策方针。从乡村振兴战略到农业现代化发展,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一个个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在陇南市西和县的文化广场上,宣讲团成员围绕总书记关于 “三农” 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乡村发展的美好前景,赢得了村民们的阵阵掌声。

在东乡族自治县五家小学内,“红柳新枝,智联东乡”实践团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航天梦・强国梦”的科普宣讲。实践团成员通过“航天志 东乡情”主题故事分享会,向学生们讲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航天工作者的奋斗故事,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怀与科学兴趣;同时,志愿者组织学生动手制作飞机模型,并结合模型讲解基础飞行原理,并解答了“火箭发射”“太空育种”等科学问题,让红色血脉与航天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代代延续。

爱心支教暖童心,教育帮扶筑梦想



在兰州市七里河社区,“心沐阳光”实践团聚焦丰富社区儿童假期生活,通过学业辅导与文化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寓教于乐的成长平台。志愿者们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的假期学习需求,提供“一对一”辅导,帮助解决学习难题。这段“七彩”时光不仅让孩子们的假期充实而有意义,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悄然播撒下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怀的种子。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爱心支教协会”小分队奏响了“卫国戍边兵团行”的青春乐章。志愿者们为兵团儿童打造了一场融合文化传承与成长启蒙的“七彩假期”实践活动。主题绘画课堂上,孩子们用彩笔描绘出军垦战士垦荒的身影、丰收的棉田与整齐的营房,每一笔都浸透着对革命前辈的敬仰;“书法课堂”里,他们握着毛笔,在红纸上一笔一画写下“卫国戍边”“强国有我”,稚嫩的字迹中藏着对兵团精神的深刻感悟。

科技赋能助农忙,绿色实践育新风



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组织科技下乡服务团队,为农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智慧乡村:机械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在甘肃省甘谷县六峰镇进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实践团队通过田间地头调研,向农户推广学院自主研发的高效花椒采摘机,通过编写操作手册、开设“田间培训课”、设计“农具改造工作坊”等形式,开展“机械原理科普课堂”,累计培训农户87人次,帮助农户掌握设备使用与维护,有效提升当地农业生产效率。

学院白水江自然生态实践团赴甘肃省文县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勘察,团队成员发现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的垃圾污染问题,随后组织队员开展专项清理行动,清理运河道漂浮垃圾和步道废弃物等各类垃圾累计300余件,有效改善了保护区的环境卫生状况。他们的行动切实提升了当地群众的环保意识,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青春动能。

文化传承绽芳华,乡村振兴添活力


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院组织文化下乡团队,深入乡村挖掘和整理当地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他们走进古老的村落,探访民间艺人,记录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学院知行先锋队实践团围绕“弘扬马家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主题,重点研究了彩陶纹样的文化内涵与演变历程,邀请非遗剪纸传承人毛艳红共同开展“剪纸中的马家窑”主题活动。这种“文物研学+非遗创新”的模式,让古老的彩陶文化焕发出时代新彩,彰显了青年一代守护中华文明根脉的匠心与责任。

在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下庄村的土地上,“携手共画同心圆,结对奋进新时代”实践团队谱写着帮扶新篇章。团队成员现场展示青年长拳、八段锦、太极拳及双截棍等传统武术套路,为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武术表演。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学习武术基本套式。武术表演活动不仅展现了中华传统武术的魅力,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志愿者还与当地小朋友们一同体验漆扇、绘画、写书法等非遗文化活动,提升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

实践研学拓视野,校企联动育英才


undefined


“机械学子宁波行——探千亿集群·绘就业图景”暑期实践团深入浙江宁波多家企业一线进行实地考察。团队成员通过近距离观察现代化生产线、与技术骨干深入交流、参与部分实操环节等方式,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系统完善了自身知识体系,也直观洞察了机械制造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与时代变革脉搏。深入企业的洗礼,不仅拓宽了成员们的行业视野和技术认知,更清晰勾勒出个人职业发展的蓝图与坐标。

“‘职’击金秋、洞见未来”实践团赴浙江省绍兴市、杭州市等多家重点企业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实践过程中, 师生代表与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及一线技术骨干进行了互动交流,就职业发展路径、岗位能力要求等问题展开咨询,实践团成员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标和就业方向,为校企协同育人、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暑期,机电学院积极响应号召,精心策划并广泛动员广大青年踊跃投身社会实践,实践成果丰硕:4个项目获得团中央立项,5个项目获地方专项立项。同学们在实践中深入调研、勤于思考,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10余篇,心得体会100余篇。实践活动先后在中青校园、中青报、三下乡网等国家级平台宣传报道20余篇,在地方新闻媒体等报道30余篇。

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完善“1445”社会实践模式,把社会实践与专业教学、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持续优化实践项目设计,拓展实践平台资源,让更多青年在实践中:锤炼“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涵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锻造“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本领,引导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河,用专业服务社会发展,用青春书写时代答卷!”(图/文:卢炳琪;终审:候运丰)


下一条:“两弹一星”精神点亮雪域学子的科技梦想——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红柳星火宣讲团走进天祝县第一中学
 
相关文章
以实践为笔答时代之问·秉贺信精神绽青春芳华——机电学子积极投身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5-08-23
“两弹一星”精神点亮雪域学子的科技梦想——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红柳星火宣讲团走进天祝县第一中学 2025-08-03
从红色会宁到星辰大海——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宣讲团以“两弹一星”精神点燃技能报国梦想 2025-07-22
科技“童”行向未来,“智”造快乐新时代—— 机电工程学院师生赴东乡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025-06-27
机电工程学院召开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动员大会暨经验分享会 2025-06-25
机电工程学院举行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2025-06-21
机电工程学院组织开展反诈知识进校园活动 2025-06-13
“戏曲进校园 国粹共传承”非遗戏曲进校园京剧艺术专题讲座走进兰州理工大学 2025-06-09
机电工程学院青马学员走进西北民族大学博物馆参观学习 2025-06-05
机电工程学院第六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培训班开班仪式顺利举行 2025-05-30

 

Copyright© 兰州理工大学团委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15002798号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287号  E-mail:lzlgtuanwei@lut.cn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0700号

现在的访问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