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18日,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数理同行共解青春”社会实践团赴靖远县第七中学开展为期五天的特色支教活动。本次活动由8名学生和1名带队教师组成,通过涵盖“德智体美劳”的课程内容,为当地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学习体验。
五育并举,特色鲜明
本次支教活动中,实践队员们认真筹备了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的课程。在德育方面,通过《从强渡黄河到科技“突围”》红色文化宣讲和靖远县博物馆的沉浸式体验,让红色基因深植学生心田;智育环节设置了《物理盲盒计划》和趣味数学课堂,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科学兴趣;体育方面组织了趣味运动会,增强学生体质;美育环节开设“笔墨丹青续红脉”传统文化课,提升艺术修养;劳育则体现在小组协作备课、讲解等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图为靖远县第七中学学生讲述家乡红色故事
兰州理工大学赴靖远支教队员分享感悟
负责物理实验课的李嘉峰同学表示:“我们设计的‘盲盒’实验,让抽象的知识变得触手可及。看到同学们从好奇到恍然大悟的表情,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科普教育的意义。这种将智育与劳育结合的方式,效果出乎意料。”

兰州理工大学赴靖远支教队同学为同学们展示鱼洗实验
学校老师高度评价
靖远县第七中学负责人说:“这次支教活动不是简单的课业辅导,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在短短几天内让孩子们深度参与其中,学有所获。特别是将本地红色资源与学科知识相结合的创新做法,既传承了红色文化,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靖远县第七中学负责人对兰州理工大学赴靖远支教队到来的欢迎
活动成效显著
在最后一天的总结会上,支教队建立了线上“红柳数理学堂”,为后续持续帮扶搭建了平台。带队老师翟亚男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传递知识,更帮助孩子们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看到他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热情,我们相信这次支教播下的种子,未来一定会开花结果。”

兰州理工大学赴靖远支教队和靖远县第七中学同学们参观纪念馆
此次支教活动为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的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通过亲身参与支教活动,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此次活动也为高校与地方学校搭建起了坚实的交流桥梁,助力当地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绽放光彩、全面成长。(图/文:翟亚男;审核: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