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职能,近日,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润心励行·乡育未来"暑期实践团在指导教师刘雅露的带领下,赴陇南市武都区开展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专项活动,为乡村孩子们筑起一座"心灵花园"。

桥头小学的校园里,多了一处集教育性、互动性于一体的校园“心理角”,这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实践团精心设计的“心灵避风港”。团队打造“元气补给站”“认识情绪墙”“心灵树洞”等温馨模块,通过励志标语、情绪图表和倾诉空间,以科学方法赋能儿童心理健康自助能力。

在新庄村民社区广场,实践团开设特色成长课堂。"情绪温度计"游戏教会孩子觉察内心感受;安全课传授实用急救技能;国防教育课上,陈祥榕烈士的铮铮誓言,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爱国报国的种子。这些寓教于乐的小课堂,填补了乡村儿童成长教育的空白。

艺术疗愈工作坊通过植物拓染、曼陀罗绘画等创意活动,引导儿童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内心情感。实践团创新性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运动,精心策划了趣味运动会。"双人夹气球"、"情绪躲避球"等游戏在欢乐中培养孩子们团队协作精神和情绪管理能力。


团队还走访10户留守儿童家庭,针对监护人"重物质轻心理"的养育观念,用通俗语言讲解儿童心理知识,发放自编关爱手册,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心理学知识变得可触可及。

此次实践探索的"心理疏导+艺术表达+运动赋能+家校协同"服务模式,有望在更多乡村地区推广。画笔绘就的色彩、击鼓奏响的节奏、脚步丈量的需求,共同构成了生命学子这个夏天最鲜亮的青春印记。在陇南的青山绿水间,他们不仅为乡村儿童的心灵播撒了阳光,更在躬身实践中写着属于自己的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撰稿:刘雅露;初审:王亚伟;终审: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