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甘肃省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大力推进心理育人,以促进大学生“快乐学习、阳光成长”为工作目标,以“基础建设和能力提升”为工作重点,着力强化心理健康理念普及、咨询服务、预防干预、课程建设、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健康快乐成长成才贡献力量。
一、坚持和完善四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抓实学院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加强心理健康辅导站、班级团支部的工作规范,以评优、答辩等方式促进工作扎实开展。落实“心理晴雨表”制度,调动心理委员、心理联络员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好四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学生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评等方面的作用。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学校支持,引进心理学专业人才,充实我校“心育”工作者队伍。以集体备课、教学方法研讨、督导培训等为主要内容,努力提高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和学院心理辅导站教师的专业水平。强化对辅导员、心理委员、心理联络员的培训,延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臂,增强心理育人的专业性。
三、强化心理健康课程建设。重点建设《大学生实用心理学》课程,构建为以《大学生实用心理学》为圆心,以延伸课程和系列讲座为拓展和补充的课程群,充分发挥心理健康课程在普及心理知识和理念、增强大学生心理保健意识方面的主渠道作用。
四、扎实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服务。增加心理咨询室开放时间,进一步规范咨询流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进一步做好“新生心理测评”和全体学生“心理普查”,提高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约谈质量,落实心理问题学生的帮扶、咨询措施,对心理异常的学生联系学院建立预警机制,完善心理困惑学生信息库,完善追踪、反馈、辅导、干预工作机制。
五、经常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经常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擦亮“525”心理健康月、“懿心有约”、“心理剧大赛”等传统品牌,积极开发“心理委员微课堂”等平台,赋予时代内涵,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每个阶段。在新生入学时,开展导航新生系列活动,在入学教育阶段着重提高适应能力;在学生成长提升阶段着重人格塑造;对家庭贫困学生注重自信心、自强能力训练,使学生在学业发展和青春成长的特定阶段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怀。
加强心理预防,利用新媒体、网站、宣传册、讲座、心理团日活动等载体,普及心理知识,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使青年学生了解并掌握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增强人际、提升自信等方法,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健康成长。
六、争取学校支持,逐步改善心理咨询基础条件。争取学校支持,逐步改善心理咨询室软、硬件建设,做好“懿心家园”微信平台和“心理健康网”建设,扩展学生心理成长的空间,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积极融入大思政工作格局,为学生全面发展成才贡献力量。
2018年2月26日